主席习近平在南京青奥会开幕式上佩戴的领带近日成为热议话题,昨日网友发布的一条相关微博转发高达3万。因为习主席的领带上竟是小海豚图案,网友称感觉“萌萌哒”。提起中国领导人的着装,你想到的是什么?庆典时候的中山装?视察时的夹克衫?还是开会时的一成不变的深色西服?从开国大典上的中山装到这次令人眼前一亮的小海豚领带,中国领导人的服饰又经历了哪些变迁呢?
孙中山综合了西式服装与中式服装的特点,设计出的一种直翻领有袋盖的四贴袋服装。毛泽东就经常着中山装示人,中山装也被西方称为“毛装”。毛泽东钟爱灰色中山装,春秋以中灰色为主,冬天以深灰色为主。所穿中山装是经过略微改变的,小领改为尖领,领口增开到46厘米,上衣后比前长,垫肩上翘。很多著名人物如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都常穿着中山装。中山装这种服装及其衍生的变化,成为1980年代以前中国民众的主要服装样式。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西装和其他时装逐渐开始流行。虽然中山装在民间逐渐被人们遗忘。
2009年中华 共和国60周年华诞胡锦涛主席等 领导人身着中山装面向世人、面向世界。
八十年代经济改革政策实施以来,中国领导人开始舍弃毛泽东式的服装,转向西服领带。胡耀邦是请红都制作西服的中央最高领导人,他第一个在公开场合穿上了西装。胡耀邦讲话时爱配以各种手势动作,他个子矮,讲话时西装下摆常常就撩了起来,从底下露出显得有点长的领带。这时人们常常会善意地笑起来。1989年,胡耀邦生前穿西装的最后一张彩照,第一次用在了追悼会上。红都技师为中央领导人制作的西服,通常采用平驳领、前襟两粒单排扣,显得干练庄重。
【“红都”是什么?】
新中国成立后,为满足中央领导、出国人员、国外驻京使团制装的需要,由上海迁京的波纬、造寸、蓝天、雷蒙、鸿霞、万国、金泰7家服装店和中央办公厅附属加工厂合并组成的北京红都时装公司。前身为上海的“红帮裁缝”,鸦片战争后为被称为“红毛”的外国人做衣服。因其裁制的西装、中山装手艺精湛而闻名天下。
在1992年南巡期间,邓小平主要身着灰白色和深蓝色两件夹克衫。夹克衫是邓小平极具代表性的装束,可以作为体现 转变时期的领导人的一个符号,亲切随和。邓小平女儿邓林称,这件夹克衫是她为父亲南巡专门去买的。女儿给他买了回来后,回家试穿发现长了一截,邓小平舍不得把这件新衣服搁置浪费,就让裁缝剪掉一截下摆。原本纽扣之间距离大约15厘米,剪掉一截后,最下面一颗纽扣离衣服下摆只有四五厘米,显得非常不协调。
此前他多年总穿着清一色的中山装,但是在南巡前,他特地要求家人给他买一件夹克衫,说是与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的氛围相匹配。此后,他一直穿着这件夹克衫,称这是他第一次穿这么舒服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