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红都公司1956年,为了满足北京 生活和日益增长的外事工作需要,在领导的关怀下,北京市决定引进服装技术力量雄厚的上海服装行业裁缝技师,充入北京服装行业。1956年3月至4月,先后分两批从上海迁入21家服装店,208名服装技师。同年又从上海迁入12名服装技师,成立了办公厅特别会计室服装加工部。当年,又开设了金泰、蓝天、雷蒙、鸿霞、造寸、波纬、万国七家上海迁京老字号服装店。1957年,由余元芳任经理的“波纬"服装店,从前门饭店迁入东交民巷28号,与上海迁京的万国时装店合并,成立新波纬服装店;1957年4月18日,波纬服装店正式开业,外宾制装渐多。1967年文革“破四旧,时,老字号属于所谓“四旧”范畴,“波纬”改成“红都”。以后,红都又参与历年“两会”代表服装制作。60年来,这一由红帮裁缝构成的服装企业,经历了从办公厅特别会计室服装加工部到北京市红都时装公司的发展历程,为历届重要人物及领导人及外事工作者、外宾做过无数服装,赢得普遍赞誉。位于东交民巷的红都服装店,是1956年红帮进京后组建的服装名店,已为领导人和社会知名人士做过许多服装相比夏季秋冬在服装的选择上要更加丰富多元也为潮人们创造了更多的搭配空间做好秋冬搭配你的秋冬帅掉渣了
开埠后的上海黄浦江边,外轮邮船甚多,一些宁波裁缝到船上为洋人缝补衣服。在拆补中,又借助国外的西服样本,逐渐掌握缝制西服技术。当时民间称外国人为“红毛人,为“红毛人,,制装的宁波裁缝叫“红帮裁缝"至20世纪40年代末,上海西服业宁波人占60%的绝对优势。在上海这个洋人众多的城市,崛起了众多的西服名店。如:荣昌祥、裕昌祥、雷蒙、鸿霞、造寸、波纬、蓝天等。当时,中外西服流派纷呈,出现了罗宋派、欧美派、日本派、犹太派等西服流派,宁波的红帮裁缝高手们,博采众长,独创了轻松、挺拔、英俊潇洒的“海派"西服,并根据国人和洋人的消费水准,分高、中、低三个价位,成为市场的抢手货。
红都发展进程与成就
红都1956年3月从上海迁京的老企业。多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将企业深厚、独特的文化底蕴融入红都品牌,精工细作、高贵典雅、卓而不群,是红都人追求的目标。个性化服务、量体裁衣是红都的特色,我们为两会代表、知名人士、国际友人制衣,并在许多重大活动中承担了制装任务·1984年为中国重返奥林匹克运动会的队员制装;1990年为亚运会工作人员设计制装;1999年为国庆五十周年大阅兵国旗、国徽方阵提供制装;2006年为中国航天员大队全体宇航员制装服务。因为我们希望上述所有的人在他们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时,身上穿的是我们中国自己的精品名牌。五十年的风雨历程,造就了红都品牌丰富的内涵。获得了诸多权威部门授予的荣誉称号五十多个,如"中国十大名牌西装""全国最畅销国产商品金桥奖"、"中国名牌商品"、"北京市著名商标"、及"中国商业名牌企业"等称号。"北京市优质产品"
中山装历史
红都西服展示
红都企业展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