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裁剪,他是技艺卓绝的制衣大师;针针计较,他是匠心妙手的巧手匠人;北京红都集团有限公司首席工艺师蔡金昌,不忘初心,筑梦致远。专注制衣四十载,将青春奉献给服装事业,用精益求精传承工匠精神。由北京市委组织部指导并牵头策划,北京广播电视台承制的全国首档聚焦人才的纪实节目《为你喝彩》,今日22:00,带您走近制衣大师蔡金昌针针计较的非凡匠心!
从手工定做到精细剪裁
精细淬炼彰显匠人实力
位于北京东交民巷的北京红都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曾为毛泽东、周恩来等重要领导人物缝制衣服的服装企业,1956年从上海迁到北京,主要面临三大任务:为中央领导服务;为出国人员服务;为驻京使团服务。服装品牌历史悠久,具有鲜明的传统文化背景和深厚底蕴。
制衣人蔡金昌在这里工作了42年。从一针一线练手针的学徒,到如今红都集团首席工艺师,蔡金昌在高级定制行业坚守多年,早已成长为中山装青年装的制作大师。在为客人定制服装时,蔡金昌总能提出有效建议和解决方案,从量体,到制版再到样衣试穿,每一个环节他都亲力亲为,虽然程序繁琐,但高级定制的讲究正是为了把每一件衣服做到最好。量体裁衣之间,手艺人蔡金昌不断打磨自己的作品,追求细节的完美和极致。
服装改版需要与时俱进,根据面料和潮流变化,蔡金昌研发出了更适合当代男性穿着的版型,从中山装改良版,再到青年装改良版,版型的细微调整,工艺的灵活运用,让千篇一律的男士套装有了贴合身型的精致,和可以仔细品味的细节。正是通过对制版工艺流程、西装版型不断创新,蔡金昌制作的男式正装受到顾客的一致青睐。
秉持精益求精的信条以及踏实、认真、精细的制衣精神,在工作中,蔡金昌认真对待手里的一针一线,琢磨版型的一毫一厘。2011年,他荣获北京市商业服务业中华传统技艺技能大师称号。2013年,他带领红都设计研发中心设计制作的“盛世国服”获得中华老字号时尚创意大赛金奖。2016年,他荣获全国纺织工业劳动模范称号被评为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种种殊荣的背后体现的是匠人的坚守与传承。
数十年坚守不改初心
数十年坚守不改初心
衣以载道传承工匠精神
北京亚运会前夕,红都公司负责制定亚运会裁判服和官员服的任务,当时,很多人无法进行量体裁衣,亚运会组委会只能提前预估好人数和尺寸范围,把数据给到了蔡金昌的手里。时间紧迫,每件衣服一定得保证8小时内制作完成,车间上百人准备着,只要有需求,流水线马上运转起来。待裁判员抵达北京后,红都的工作人员分小组把衣服送到他们手上,假如试穿尺寸不合适,就马上现场量体,把数据回传给蔡金昌,蔡金昌马上带着同事们做版、制衣。就这样,在没见到本人、没有亲自量尺寸的情况下,蔡金昌带同事完成了多套服装的制作。正是这份制衣的热情,让蔡金昌不知疲倦。年轻的时候加班加点已是常事,而如今,已经65岁的他高度自律,依然保持原来的工作和生活习惯,保持着健康的体魄和匀称的身材,因此,还能像年轻时一样,在案前调版剪裁,一站就是几个小时;眼神灵敏,心静手稳,飞针走线。
在纺织设备日益进步的今天,红都依旧坚守多年的传统,保留大量手针制作工艺。蔡金昌近期有一项需要做大量手针的重要工作,是关于 博物馆的一批旧装复制品。复制一件上百年的旧装,蔡金昌内心对百年前的工艺充满好奇,从面料到配饰,从款式到工艺都仔细推敲,力求做到一模一样。多家探访,实地找寻,也许,找寻原材料的过程就是制衣人心中最纯粹的快乐,是匠人们在探索工艺的道路上独有的乐趣。一针一线间凝聚着匠人的巧思,高超技艺背后是手艺人的匠心独运,件件精品则诠释着对穿衣人的尊重。
红都,留下了他的青春,北京,安放了他的梦想!
42年坚守制衣,蔡金昌将全部精力放在服装版型、工艺的研发制作上。敬业、精业、创新、坚守、传承,在平凡的岗位上传承“工匠精神”,他说:“学的越多越好,做的越细越好,你用这种态度去做,那你就做的不一样了。”今日22:00,北京卫视《为你喝彩》,带您走近制衣大师蔡金昌针针计较的非凡匠心!